6. 建立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將電價劃分為上網電價、輸電電價、配電電價和終端銷售電價。上網電價由國家制定的容量電價和市場競價產生的電量電價組成;輸、配電價由政府確定定價原則;銷售電價以上述電價為基礎形成,建立與上網電價聯動的機制。政府按效率原則、激勵機制和吸引投資的要求,并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對各個環節的價格進行調控和監管。
7.在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發電企業向較高電壓等級或較大用電量的用戶和配電網直接供電的試點工作。直供電量的價格由發電企業與用戶協商確定,并執行國家規定的輸配電價。
8.盡快成立國家電力監督委員會。用一年時間組建國家電網公司、區域電網公司及各發電企業。各區域電網公司要抓緊完善競價上網技術支持系統和環保實時監控設施,到“十五”末,各地區主要的發電企業均應參加統—競價,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行新的電價機制。
9.完成上述改革以后,在做好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逐步實行輸配分開,在售電環節引入競爭機制。
10. 適時制定和修改有關電力和電價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的行政法規。盡快制定電力市場運管規則、電力市場監管辦法以及發電排放環保折價標準,與競價上網同時實施。
國家發改委《關于請地方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做好電力體制改革工作中有關工作的通知》
發改能源[2003]1025號
5號文件明確了電力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電力企業重組方案和實施的總體部署及進度要求,是指導電力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要加強領導,加強各方面的協調與合作。在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中,地方政府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前,地方政府和其它經濟成分擁有的發電容量已經超過總量的40%。地方電網資產在全國縣級供電企業中超過60%。
為了貫徹落實5號文件各項規定,加強中央和地方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和配合是十分必要的。經研究,電力體制改革實施中與地方政府有關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為在發電環節引入公平競爭的機制,按照5號文件規定,除原國家電力公司進行廠網分開的改革外,屬地方政府管理的電力企業也要實行廠網分開。以小水電自發自供為主的供電區,要加強電網建設,適時實行廠網分開。
二、在實現廠網分開后,電網企業仍處于壟斷經營狀態。因此,各級電網企業即將開始進行剝離輔業、“三產”和多種經營企業資產的改革,其中有些原中央國有資產將轉為地方國有資產。
三、在輸配電環節和深化農村電力管理體制改革各項工作中,地方政府需抓緊開展地方配電企業和縣級農村電網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盡快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組建配、售電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為了推行科學的電價機制,劃小電網企業核算單位,并在配、售電環節逐步引入競爭機制,5號文件已經明確,在條件成熟時將對電網企業實行輸、配分開的改革。
……
2003年8月15日
了解電交
ALL ABOUT DIANJIAO OVERVIEW TEAM NEW AND PRESS
Copyright@2016 Dianjiaowang All RIght Reserved.